電動調節閥是以電能為主要能源,通過電動執行機構驅動閥芯等部件來調節流體流量的自動化控制閥門。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信號接收與轉換
電動調節閥的控制系統接收來自外部的控制信號,這個控制信號通常是標準的電信號,如4 -20mA的電流信號或1 -5V的電壓信號。這些信號反映了期望的閥門開度或流體流量設定值。電動執行機構內部的電路將接收到的電信號轉換為相應的機械位移信號,為后續的閥門動作提供驅動指令。
(二)電動執行機構的動作
電動執行機構是電動調節閥的核心動力部分。它一般由電動機、減速裝置和位置反饋裝置等組成。當接收到轉換后的機械位移信號后,電動機開始運轉,通過減速裝置將高轉速、低扭矩的電機輸出轉換為適合驅動閥芯的低轉速、高扭矩的輸出。在電動機運轉過程中,位置反饋裝置會實時監測閥芯的實際位置,并將這個位置信息反饋給控制系統,形成閉環控制,以確保閥芯能夠準確地到達目標位置。
(三)閥芯的調節作用
閥芯是直接與流體接觸并起到調節流量作用的關鍵部件。根據閥門的結構不同,閥芯有不同的形狀,如直通單座閥芯、直通雙座閥芯、套筒閥芯等。當電動執行機構驅動閥芯移動時,閥芯與閥座之間的流通面積會發生變化。例如,在一個直通單座調節閥中,當閥芯向上移動時,閥芯與閥座之間的間隙增大,流體的流通阻力減小,流量就會增加;反之,當閥芯向下移動時,間隙減小,流量也隨之減少。通過這種閥芯的位置變化,就可以準確地調節管道內流體的流量,從而實現對溫度、壓力、液位等工藝參數的自動控制。